Wednesday, May 07, 2025

从神而生之人的伟大特权 (约翰·卫斯理讲道19)

“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。”(约翰一书 3:9)

一、称义与重生的区别

1. 人们常常以为“从神而生”与“称义”是同一回事,认为“重生”与“称义”只是表达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式。确实,凡称义的也是从神生的,凡从神生的也必定是称义的,并且这两样恩典常常在信徒生命中是同时发生的:在同一时刻,他的罪被涂抹,他也因神而重生。

2. 尽管如此,称义和重生虽然在时间上不可分割,却在本质上有着显著的不同。称义只是关系上的改变,重生却是实质性的更新。称义是神为我们成就的事,使我们与神和好,从敌人成为儿女。而重生则是神在我们里面的工作,使我们由罪人转变为圣徒。称义除去罪的定罪,重生则除去罪的权势。因此,虽然这两者在时间上同时发生,但性质上却迥然不同。

3. 没有区分这两者,导致许多人在解释“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”这个伟大特权时思想混乱。

4. 为了清楚理解这一点,我们需要:

  • 首先,思考“凡从神生的”这句话的正确含义;
  • 其次,探究“他就不犯罪”在什么意义上成立。

I. “凡从神生的”是什么意思

1. “从神生的”这一说法,并不单指受洗或任何外在的改变,而是指一种极其重大的内在变化,是圣灵在灵魂里所做的更新工作。一个人从神生了之后,他的生活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

2. 这个说法的含义其实很容易理解。因为属灵的重生与自然出生有诸多相似之处,所以理解自然出生的过程,有助于我们理解属灵重生的意义。

3. 一个未出生的婴儿虽然靠空气维持生命,但几乎没有感知能力。他几乎听不见,看不见,生活在黑暗之中。他也许有些微弱的生命迹象,但灵魂的感官尚未开启。

4. 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,不是因为世界离他远,而是因为他的感官尚未打开,且有一道厚厚的帷幕将他与世界隔绝。

5. 然而,一旦婴儿出生,他的感知就大大改变。他开始呼吸空气,身体各个感官也随之觉醒。他的眼睛看见光,耳朵听见声音,开始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,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。

6. 属灵重生也是如此。一个人尚未重生时,虽然“生活、动作、存留都在乎神”,但他对神毫无知觉。神的呼唤他听不见,神的事对他没有影响。他可能有一些属灵生命的萌芽,但没有属灵的感官,无法感知属灵之事。

7. 他与看不见的属灵世界几乎没有交集。不是因为这世界远离他,而是因为他没有属灵的感官,也因为一道厚重的帷幕隔绝了他。

8. 但当他从神而生,重生之后,他的全人就对神变得敏锐。他能够经历神的同在,并且能在爱与祷告中不断回应神的爱。这种属灵的呼吸持续不断,使他的属灵生命日益增长,各种属灵感官也逐渐觉醒。

9. 他的“心眼”打开了,看见了那看不见者。他清楚知道神赦免了他的罪,并且因基督的面得见神的荣耀。他活在神的光中。

10. 他的耳朵也打开了,能听见神的声音。他遵行神的呼召,与看不见的属灵世界有清晰的联系,经历属灵的平安、喜乐与爱。他“住在神里面”,而神也“住在他里面”。

II. “他就不犯罪”是什么意思

1. 明白了“从神生的”的含义后,我们继续探讨“他就不犯罪”的意义。

一个真正从神生的人,持续接受圣灵的恩典,并在信、望、爱与祷告中不断回应神。只要他这样行,他就不会犯罪。“那存在他里面的种子”(就是信心与爱)保守他,使他不能犯罪。

2. 这里所说的“罪”,是指明显的、外在的、故意的违背神已知律法的行为。而“凡从神生的”,在持续信靠与爱神的状态中,不仅不会,而且不能这样犯罪。

3. 然而,一个疑难问题随之而来。许多显然是从神生的人,确实曾犯过明显的外在之罪,这如何与约翰的断言相符呢?

4. 大卫就是一个例子。他明明是属神的、爱神的、敬虔祷告的神的儿女,但他却犯了奸淫与谋杀的罪。

5. 新约中也有例子。巴拿巴曾被圣灵呼召与保罗同工,但后来因争论而离开了事工。

6. 彼得在安提阿也犯了罪。他因惧怕犹太人而与外邦人分离,行为不合福音的真理。

7. 这些事例表明,从神生的人若不保守自己,就可能犯罪。只有在他“保守自己”的时候,恶者才无法触摸他。

8. 大卫的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。他虽然爱神,却在疏忽、失去对神的专注时被诱惑。他没有回应圣灵的警告,心中罪恶的欲望逐渐生根,最终导致了外在的罪行。

9. 这显示出人如何从恩典一步步滑向罪恶。从爱神到接受诱惑、爱冷淡、信心软弱、拒绝圣灵、欲望滋生,最终陷入外在的罪。

10. 彼得的例子也是如此。他曾凭信心活在神面前,却因怕人而屈服于试探,失去了信心与爱心,最终犯下明显的罪。

因此,“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”这话是真实的,只要他保守自己。但若不如此,他就可能犯各样的罪。

III. 结论与教训

1. 首先,我们学到,外在的罪总是发生在失去信心之后。在犯外在之罪前,必先经历了某种程度上的内在犯罪与信心衰退。

2. 其次,属神之人的生命是持续不断与神互动的生命。神不断向他施恩,而他则不断以爱、赞美与祷告回应神。

3. 再次,我们看到,若没有这不断的回应,属灵生命就无法持续。若人拒绝回应神的爱与光,圣灵最终将离开他,他将陷入黑暗。

4. 最后,正如使徒所说,“不要自高,反要惧怕。”让我们时刻警醒,警惕罪比死亡或地狱更可怕。即使今天我们站立得住,也要小心,不可自满。让我们不断地祷告,常常信靠与爱神,这样我们就必永不犯罪。

No comments: